谈谈我眼中的北大

今早看见朋友圈里转发《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》,北大人数最多,于是底下一片叫好:“校强我渣”,“666”。但是这真的说明我校666吗?如果高考成绩和人的潜力相关,那北大这么多年凭借金字招牌从全国各地招收人中龙凤,杰出校友多不是自然的事么。甚至如果中国的杰出人才就集中在几个大学,这其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,这说明我国好大学太少了。总而言之,杰出人才多不多不是判断一个大学好坏的标准。现在讲“用户体验”,既然大学很大意义上是为培养学生而存在的,有亲身经历的学生,对评判一个学校的优劣好坏,有很大发言权。

如今毕业一年半有余,除去可爱的同学们,我怀念北大的只有三件事:洗澡水很冲,冬天暖气很热,食堂吃的味道不错还便宜。其余想不出什么值得怀念的了,印象里剩下的就是环境脏乱差,外观破旧,内部简陋的宿舍区,和人满为患且永远找不到电源的各种自习场所。自习场所常常桌子小,椅子硬,还没水喝。物质上的朴素可以忍受,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北大也可以穷,况且情况也一直有所改观—-宿舍装上了空调,二教理教走廊里有了充足的电源,二教还挂起了高雅艺术,楼也在翻新的翻新,重建的重建。但也有已于解决的问题尚未解决。我大二时去图书馆就喝不到水,昨天去还是喝不到水。虽然情况在改观,虽然北大可以有一万个原因说我现在能做的只有这么好,但在硬件条件上,用户实在无法给出好评。

在制度方面,北大也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。比如宿舍有一到期末季就不熄灯的传统,据我了解,此举的本意是让希望加班复习的同学们能够继续看书。但我的感受是利用不熄灯在寝室学习的人真是少之又少,不着急复习的反倒可以游戏到更晚,于是白天复习的休息不好。我相信在寝室熄灯,在系楼里开通宵自习室是全方面的更优解。再比如,宿舍一分四年,在最开始分宿舍时填表,照顾一下大家作息规律是办得到的,但我校没有,于是和室友作息合不合拍全看造化,出现了好多一片屋檐下,时差n小时的惨案。

在课程设置上,我只能谈我院的课程。我院课程仅仅适合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同学。拍着良心说,很多老师一门课教了许多年,炉火纯青,认真学的话十分享受。但我也遇到过为数不多的几个青年教师…我校年轻教师的科研压力看来确实比较重。在作业上,即使是北大的精品课,和国外的优秀课程相比,感觉也是作业质量略有逊色。国外作业出题一题多问,环环相扣,让人琢磨思考。而且在国外,统计专业的课程,内容更现代,更注重动手能力。国内统计课感觉学了好多统计学的历史,学生动手应用的机会很少,但基础也更扎实。有人说在北大是练内功,出国是修套路,很贴切,这种教育有利有弊,不过如果北大内功和套路并重的话会更好一些吧。

对于无意继续深造的同学,我院的课程不友好,难且没用,院里据我所知也没提供帮助学生职业发展的服务。职业规划的启蒙没人做,职业规划上有问题也没有老师或者辅导员给予有效的指引。我没有找工作的亲身经历。但据我清华的同学说,谈及未来,他们的辅导员最常推荐的就是本校继续读博。我感觉见识有限是辅导员中存在的普遍问题。在北大,在我院,我认为能见到的世界有多大,未来的方针政策如何制定基本都是靠自己搜集信息,没有(不常有)容易寻求到的系统性帮助。

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同学,在课程之外科研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。但在我院愿意认真带学生的老师是少之又少,一个系也就那么一两个人。感觉年轻的老师接触不到,年长的老师除了教课好像也没什么事情了,如果因为本科生水平有限,不愿意带,那情有可原,但也不常见教授们单枪匹马写出高质量的文章。反观国外的老师,个个教课能手,管着funding,还带着好几号学生。而且事实证明,我院每年这些没人带的学生出国后都很受器重,在国外做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成果。

自生自灭是我院的常态。每年每个系出国去好学校的就前几名那么几个,每个同学进来时都是当地一等一的好手,但在竞争中有些人就退出了,以游戏自娱,也有些人虽然很努力,水平很好但也没去成符合自己水平的学校。在我院,人才的产生是以牺牲人才的苗子为代价的。在香港交换时当地的教授和我抱怨:“你们招的生源太好了,我们招不到好的学生。”但事实上他们所谓“不那么好的学生”,好好培养了四年也能达到相当的高度。我院拿着那么好的生源,又做成了多少事呢。

在运动会上,我院的口号是“一号院系,不辱使命”,同学们私底下说会把“不辱使命”调换下顺序说。使命,有什么使命呢?发展数学,传承数学,振兴中国数学么?口号没有告诉你,对于绝大多数资质平平的人,数学的发展不需要你,还轮不到你,而且这个社会也没有给数学家准备那么多职位。如果一个人爱好数学,虽然能力有限但选择“位卑不敢忘忧国”,我敬重他。但一个学院,只对学生谈使命,而不谈现实是不负责任的。

站在毕业一年半这个时间点上,我对北大给我提供的教育并不满意,我对北大也没什么认同,希望以后我的观点能有所改观。不过北大的名字确实是个金字招牌,在北大我认识了许多既优秀又可爱的同学,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。有人说聚拢一群优秀的年轻人是一个大学最大的责任,这一点北大什么都不用干,光靠名字就能做到,不满意的原因是因为北大理应做的更多。不过不满意归不满意,用户体验不好也不单纯是某一方面的锅,学生,老师,国情,大家都有责任。最后说一句,我现在学校本科生一学期两万多刀学费,北大一年五千人民币,还发奖学金。如果再选一次…这问题没啥意思,走好下一步才是正解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