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勤的变迁

我对于通勤最早的记忆来自于小学。那时我家住老山,学校在古城,每天通勤的方式是公交车,大概五站地的距离。那时还是2002年左右,小学生可以办公交车月票,乘坐特定的公交线路,比按次乘坐更便宜。坐一次车是1块钱,我每天的零花钱也是1块钱。我的小学地处丁字路口,为了避免家长接孩子校门拥堵,每天下学后全班同学会排成三路纵队,保持阵型往外走,出校门后一队向东,一队向西,一队向南,走出200米后再解散。我是南队的成员,往南的二百米路程上小商小贩好不热闹。路程起点的购物热点在毛蛋和香肠,每天都会有诸多无证商贩支起一个半米高的炉灶,上面的平底锅里煎满了毛蛋和香肠,售价大约在5毛钱。路程中段的热点在于烧饼摊,烧饼摊是一家夫妻档,有时还有帮手,有时还打架。他们卖五毛钱的糖烧饼,五毛钱的麻将烧饼,还有肉夹馍。但是肉夹馍好像是一块五还是两块,我是绝对负担不起的。路程终点有一家小卖部,卖各色零食给学生,最畅销的大概是一块钱的干脆面和一块钱的黑加仑汽水。

放学路上琳琅满目商品召唤着我手中的一块钱,可这一块钱是我的车费。从古城到老山有两种公交选择,第一种是坐收月票的337,第二种是坐收一块钱的728。337路公交,车又旧又长,三个门,中门上去是个大转盘,发动机前置,老大一个,隆隆作响。728则和现代的公交更像,更新更快,两个门。想吃东西就只能苦等337,管住嘴则可以哪辆先来乘哪辆,更快更舒适地到家,鱼和熊掌不可兼得。小学通勤的那些年,我喝了一些汽水,坐了好多728,但是吃了更多干脆面。不论如何,小学的通勤让我明白,面对有限的资源,人要合理地做出选择。

初中时期的通勤是我个人通勤史上难度的巅峰。那时我家住鲁谷,学校在海淀黄庄,两者相隔17公里。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,摸黑去楼下搭黑车,前往玉泉路改乘校车。校车应该是6:30发车,是一辆双层巴士,上面还有小电视。晚上则是搭校车到永定路,再转乘小公共,然后下了公交还要走一段才能回家。冬天到永定路公交站的时候,天都是黑的,在公交站来回踱步,看着车来的方向望眼欲穿,滋味不好受。等公交有一种失望和一种惊喜我十分熟悉。地平线上远处的车灯进入视野,通过车灯位置可以判断是公交车来了,此时线路牌上的红字模糊一片看不清。随着车逐渐接近,线路牌上的字变得清晰,仔细辨认,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,于是失望。不过这时,在大车背后有可能突然闪现出一辆小公共,并到最外道,一看竟然是自己要的!那种惊喜之情庞麦郎表达的最为贴切:那就是我要的滑板鞋!!

初中通勤,单程耗时至少一小时,虽然辛苦,但是那时并不介意,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很多有趣的回忆。比如黑车司机的各种神操作。一个十字路口,你想左转,但是左转和直行都是红灯,怎么办?答案是先红灯右转,再180度调头。比如在校车上和同学一起玩,我在校车上看会了怎么打拖拉机。比如每天早上看校车上小电视的百事音乐风云榜,完成流行音乐启蒙。

这还是有校车的情况,如果没有校车,想去一趟学校,更为复杂。首先要乘公交到八宝山地铁,然后坐1号线转2号线到西直门,从西直门搭城铁到知春路,然后再转10号线到海淀黄庄。其中最为夸张的是西直门转城铁,中间得走五六百米,因为2号线的西直门和13号线的西直门完全是两个站硬生生连到了一块。抛开复杂的换乘不说,地铁的拥挤也是个大问题。在初中时,面对地铁和汽车的拥挤拥堵,我就下定决心要到外国去看一看。

我高中和大学的通勤可以合并到一起,因为那时我已经住校了,周中不需要通勤,周末回家和上学都是私家车和打车。这还是要感谢国家的经济发展,老百姓的收入提升,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,我家也有车了。而且因为需要的次数少,打车也负担的起,路还是17公里的路,但是错峰走四环和那时新修的莲石路也就20分钟出头。高中时周日晚上返校,一般是我爸和一个住得近的同学的家长轮流送,从学校回家打车比较多。通勤难度骤减的原因是经济发展,基建修路,和住校。

大学后我出国来到了安娜堡,由于同学提携,抢到了地理位置极佳的学校公寓。出门就是校车站,10分钟一班,风驰电掣,直捣中校最核心的地段,而且不绕路。晚上回家校车也很频繁,基本都是车在车站等人,准点发车。回想起来那是最方便的一段通勤时光,不用自己费心开车停车,不堵车,不绕路,单程大概15分钟,还能经常在校车上碰到朋友,聊聊天什么的。只可惜这种通勤经历一般只有在大学里才见得到。那时晚上坐车还能经常遇到一个快乐友善的老头司机,每个人上车他都会夸张地说hello,和学生们打招呼,据说他校车开了几十年,不知道现在还开不开。

在博士最后两年我搬到了安娜堡靠南的地方,只能自己开车上下学。车程是很近,但是中校停车位难找。学校建的停车楼里一位难求,得到的早才有位置,而且还得在市场上买教职工才能买的停车证。好在我有朋友有经验,告诉我在离学校5个街区的地方有个咖啡店可以停车,于是我每天都停在那里,再走一段来到系里。一般咖啡店显然是不让整天停车的,可那个咖啡店妙就妙在它不独享那个停车场。据我推测,那片停车场由三家分享,一个是地下咖啡店,一个是和咖啡店同楼的地上教堂,最后一个是停车场另一侧的学生公寓。谁都不能全管就变成了谁都不管,一个绝佳的停车地点就诞生了。一开始我还停的小心翼翼,后来我停的愈发张扬,只到有一次被人贴了张纸,因为我不满足于顾客车位,停到教堂工作人员习惯停的车位上去了…在被贴纸之后我不敢顶风作案,跑到了马路另一侧的另一个教堂停车。教堂车位充足,一开始他们也不管,只到有一次我好像被教堂管事的工作看到了,遂又被贴纸。此时距咖啡馆贴纸已过去许久,我在那之后有时停咖啡馆,有时停教堂入口背面,躲着工作人员停,只到毕业都安然无恙。

博士毕业后我来到了芝加哥,每天步行15分钟即可上班。目前为止我觉得步行是最好的通勤方式,安全,快捷,环保,又能运动一下又能听听新闻,同时保持一定户外时间,夏天晒晒太阳,冬天冻一冻也不爱生病。实在天气不好了偶尔打车也没多少钱。再后来我在芝加哥搬到了南边一点,每天从公寓楼车库到办公楼车库开车上下班,也是15分钟。路上行车需要专心致志,停车还要在车库里盘四层楼,每天做还是略有麻烦,不过和自己小时候的通勤经历相比,进步是巨大的,还是知足常乐的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