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顾我的小学教育

养一个娃就好比开启了人生的二周目,一转眼就到了可以展望送娃去哪个小学的年纪了。回想我上小学,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经历。那时懵懵懂懂,六年的经历那么长,但现在只剩下一些零碎的片段。小学生和家长的关系,就像运动员和足球教练,运动员只负责执行,教练员负责统筹规划和制定策略。赢球了,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有功,输球了,只要运动员没什么大的失误,要被问责和下课的是教练。如今为人父母,就像球员退役转型主帅,看待足球会有新的视角,反思当年自己教练执教的种种得失,也是一种乐趣。

在我上小学时,我家内部安排的体育教育是完全缺失的,当时的社会氛围似乎就是这样,和美国还有现在的中国大相径庭。那时教练会来小学挑“苗子”,如果一个学生被教练认为有搞体育的潜力,才会去上体育的课后训练班或者课外班。其余的孩子都在上一样的体育课。而无差别教育的结果就是天赋或者兴趣差的学生得不到帮助。我小学时跑步总摔跟头,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下肢肌肉力量弱的问题,可我的父母并不认为这需要干预,他们只是反复和我说我小时候就老摔跟头,和我确认这是我天生自带的属性,而我也自然地接受了这一点。我现在清楚地记得,我姥姥曾无数次跟我说在我表哥还小的时候,她带我表哥出去遛弯,我表哥总是爬到各种各样的高处去走奇奇怪怪的路,而我小时候爬什么台子都爬不上去…哪怕是我现在回国,和小学同学或者小学老师叙旧,她们也会回想起我小时候跑步滑稽的样子,并把它当成一个童年时光的笑料。现在想来,我会庆幸小学时依靠学习成绩得到了足够的自尊和自信,并没有受到体育不好和被开玩笑的影响。美国的体育氛围远比中国浓厚,看来给娃安排体育课外班,并且亲自下场带娃运动,是我以后作为家长必不可少的功课。

在学习方面,和当时的诸多家庭一样,我的父母在奥数和英语上下了不少功夫。从小学到今天,与同龄人相比,我的数学和英语一直都算比较好的水平,可以说小学时的课外班奠定了一切的基础。但也不是每一个小学时和我一起上奥数班的同学后来数学都好,奥数还是挑人的。而且小学时的诸多奥数大神到了高中其实就相对普通了,但高中的大神和大学的,乃至研究生阶段的大神是同一批人。究其原因,小学时的成绩其实更多靠家长的付出,更高阶段的学业上的成功主要靠天赋兴趣和好习惯。

在学习方面,我很遗憾我的父母没有将他们的专业特长传授给我。在北大中文系,有一些同学可以背诵诸多经典古籍,文言文阅读能力超强,其实都是家学渊源。在数学系,有些同学计算机玩的贼溜,后来才知道他的爸爸是计算机系教授。哪怕父母是开餐馆的,小孩都能学到炒菜做饭。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,他除了告诉我以后不要学医,基本没有培养我的医学常识或素养。不过遗憾和反思是进步的源泉,以后在我的娃的成长过程中,我要把我的数学,统计,计算机技术穿插进日常生活中,一点一滴教给他。

我还在小学的时代,学生讲究“德智体美劳”。已经谈了智和体,在劳动上,我那一辈的中国小孩似乎在学校劳动太多,在家劳动又太少。我记得学校总有值日,每学期还有扫除,擦黑板,扫地,换水,涮墩布,拖地,甚至还要把那么沉的椅子翻着倒放到课桌上。在美国,这大概都是清洁工干的活,估计轮不到学生。在家又有父母包办一切,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氛围,学校和家庭割裂,不大好。美国的氛围是让娃参与家务劳动,明白自己对家庭的义务,十几岁了再去麦当劳,洗车行,或者超市打个工,明白体力劳动和赚钱的不易,感觉挺好。

在美育方面,我小学时学过小提琴和素描,但不到一年就半途而废了。我至今仍不确定如何评价这一放弃。究竟是这些活动和我天性八字不合,放弃是及时止损,还是没有遇到正确的老师和引导,还是家长坚持的不够。有美国精通大提琴和钢琴的ABC对我说,每一个学乐器的小孩都是父母逼着练的。如果未来小孩不想练乐器,作为父母的我应该先逼到什么程度,再选择放弃呢?

至于德育,我认为这是一个小孩社会化的过程,品德太高和太低都是问题,和他所处的环境相称最好。品德太低自然不好,但品德太高容易不合群,做事四处碰壁,被人占便宜,还增加精神内耗。

德智体美劳并不涵盖教育的所有方面。教育还应该强调leadership(领导力)和人际关系。这是我小时候教育所缺失的。完成伟大的壮举需要合作,如何调动团队的积极性,让大家能拧成一股绳,去完成你心中的愿景,是一门现实中无比重要的功课。我很遗憾leadership在我的小学(以及之后的初高中及大学)教育里完全不存在。人际关系也是同理,作为一个学生,应如何处理和好朋友,一般同学,甚至讨厌的同学的关系,应如何处理和老师的关系,这些问题我至今仍有疑问。对于处理师生关系,有一件让我高中时的小事我至今记忆犹新。我高中时住校,我的室友是一位能人,他是我们级的高考状元,也是他们班的班长,有一天早晨我们一起从宿舍往教学楼前进,一路上我就在和他抱怨我如何如何不喜欢我们班班主任的种种行为,他听了一路,最后对我说:“ZRF,你可以不喜欢你的班主任,但你不希望你的班主任不喜欢你。”他的劝诫如同醍醐灌顶,我暗叹:真是太了不起了,难怪人家能当班长,我从未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。

说心里话,为了一个娃规划这么多其实挺心累的。如果娃天赋一般,家长不规划,潜力开发个70%,和规划,潜力90%又有什么差别呢,都是找一份工,过普通人的一生罢了。不过写下来也算是给娃一个交代,等他大了可以和他证明,重要的教育问题爸爸都替他认真想过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