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和老婆谈起中考,她说她们那时体育部分没怎么准备,老师明示放水,大家都能轻轻松松拿满分。她的经历颠覆了我对中考体育的认知,如果不是她告诉我,我至今还以为我们那时北京中考体育是不放水的,大家和我们初中一样,都是努力训练后才拿的高分。现在回想起来,备战中考体育虽然费了好大功夫,却也是一段有趣的经历。
我参加中考是2007年,在北京市海淀区,中考满分是570分,其中体育占30分,其余是文化课。男生的体育分为三项,每项十分,三项中固定两项是立定跳远和一千米跑,第三项是实心球或引体向上二选一。由于当年过于费劲,我现在还清晰记得立定跳远和一千米的满分标准,立定跳是2.31米满分,一千米满分是3分38秒。实心球的满分大概是9米左右。
体育虽然只占30分,但是大家都十分重视。那时老师天天灌输的理念是“差一分就是整个操场(的学生)”和“一分压倒几千人”,所以大家都分分必争。一分差几千人虽是夸张,但和现实相差不远,这是因为文化课不难,区分度不大,大家都能考510上下。记得那时我校状元裸分总分566,她还有学生干部加5分,最后总分571,超出总分1分,十分夸张。对于分数在dream school录取线附近的学生,体育就更重要了,要是真因为体育差了两分上不了想去的高中,不得难过死。
现在有两个流行词那时没有,“弃疗”和“内卷”。那时备战中考体育,无人弃疗,不论高矮胖瘦,体力好坏,都是力争做到自己最好。体育30分也有点内卷的意味在里面,如果大家都不练,都得24分,录取拼文化课,最后大家痛下苦功,都是30分,还是拼文化课。卷了一番,系统从不稳定平衡达到了稳定的纳什均衡。好在这个游戏有物理上界,如果恶趣味一点,取消3分38的满分线,变成跑的最快的10%的学生拿满分,接下来的10%拿9分,估计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还能再上一个台阶…
为了提高体育成绩,我们初中创造了一种名为体统的课后活动,全称体育统练,也即体育统一练习。初三那一年有,好像是一周两次,活动内容是把全年级在一天的功课后集中到操场上,由体育老师在礼台上带着进行针对性训练。训练内容记不全了,不过肯定有burpee(腿和心肺),两头起(腹肌),两头翘(背肌),就像是一节大keep。体统收尾的项目是两千米跑。两千米跑十分壮观,400米长的跑道上,一个班一个班顺次出发,第一圈要保持队形,后面几圈自由发挥。600人的人流,绕满了操场一周,不断逆时针运动,穿着白色的校服,好似海洋里的鱼群。跑步还不能划水,班主任会在你每次经过起点的时候给你热情地加油。不少男同学也牟足了劲,想要在速度上一较高下,然后跑完2000米后直接瘫倒在草皮上大口喘气。最印象深刻的是有几位男同学,在第一圈保序慢跑时直接冲锋,在大部队才跑了半个弯道的时候他已经冲到直道了,把整个年级甩在身后,这样一来便能获得全场瞩目,成为人群中最靓的仔。
中考体育相对公平的点在于这些项目都是训练后能显著提升的项目。经过一学年体育课和体统的训练,我也能达到满分标准了。最终的大决战在另外一个学校,直到考的那一天我都没听说过任何确凿要放水的说法,所以只能全力以赴。决战中的决战在于1000米跑,因为另外两项不大需要调整状态。大家也都拿出了看家的备战方法,有喝红牛的,有跑前吃两块巧克力的,也有家长是医生所以能喝葡萄糖溶液的。坊间传言是跑步太拼容易吐,我看大家反正是拼了,也都做好了吐的准备。最终测试结果感觉是略微放了一点点的水,大家经过了一年的努力,绝大多数人得到了29或者30的理想成绩。
我记得跑步大约是20个人一组一起跑,最后我们组吐的人有两个,一个是喝了葡萄糖溶液的,另一个,是我老婆和我提中考体育时,to my surprise,我第一个想起的人。他是一位身体素质很好的同学,一直我们班的体育委员。平时体育课小测的时候,他轻轻松松就满分了,所以他吐了我还是非常惊讶的。看着他难受的样子,我问他为什么吐了,他的回答我至今记忆犹新,他说我得带啊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生活教会了我很多道理,想到中考体育第一件想起的就是我们班这位体育委员,好像也什么好惊讶的。